今年夏天和画友们一同到大连的海王九岛,我有机会近距离看学峰的油画风景写生。学峰敬业,在写生现场,他比别人到得早,比人别收工晚,作画时几乎不说话。当把各人的写生作品放在一起时,他的画面却总是显得最精炼。此前看过他的鼓浪屿写生,曾被那组饱含创作冲动的写生作品感动。原以为这样大气的画,作画时的情景必定是笔走龙蛇,畅快淋漓。这次才知道他的耗时和倾心费力。
有足够的储备才会有选取的可能。如果把掌握材料技法和掌握绘画语言比做画家所掌握的资源,学峰在这次写生时走的是“低碳”的路线。能够做到拥有而不挥霍,这是画家的修为所自。有这样的境界,作品才会更珍贵。当然,画家也会因此而更辛苦。
把材料技法语言的预期效果纳入构思立意,我往往想不到,尤其是面对缤纷复杂的景物。原因是景物太动人啊,急得手忙脚乱啊!学峰就不同了。运用材料技法对他是一种自觉的意识。或许有的人会认为,搞这一路的往往有材料强迫症倾向,一不留神就成了“材料控”。但我觉得这样的想法很狭隘。起码,我所见到的学峰在写生时不是“材料控”,而是在“控材料”。他的材料技法武库对于画海滨风景,应该算是充裕的,在这次的写生中,却只选取了一个比较单纯的材料技法。他以“直接厚涂”作为主战武器,在设限的材料技法构架内运作。他的写生画面上的各个面·线和点,在体现画家的造型意图的同时产生厚重的肌理美感,浓烈地表现了他的即景感受。画面上,直白地展露着画家运笔的“流”与“滞”,“放”与“收”的变化,让观众分享画家的涂写过程,分享他的制作体验。学峰的即景油画写生,能用刷子解决的地方,不会用小笔去拼凑。欣赏他的这组画,要特别留心看笔触的接合处的堆积肌理,有偶然获得保留下来的,更有反复运笔经心营造的,真的很奇妙。
并不是只有抽象的绘画作品才能把材料技法做到极致。学峰有大量的具象作品,但他所创造的形象往往与景物对象有差异,这是被现代文艺理论称作形象“间离”的一种创作故意。他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善于通过“间离”强化他的“心象”,也得益于他善于把握形象“间离”的尺度。这使他的画面形象总能处在似与不似之间。有一点值得特别关注,他的写生画面中的“形象”不是物象的罗列,他把更大的兴趣点放在对画面整体构成有决定性影响的“大物象”——“象”的整体结构上。
我们的注重材料技法的绘画践行者,大多有条件色写生的功底,如果不把它当做包袱,便是我们的优势,我们的特色。学峰的包括《蒙古吉祥》在内的大部分画作,都潜藏着他对绘画中的光色条件的敏悟。有了这样的素质,才使他有可能借鉴光色条件绘画中的大色块关系,把它用于他的“心象”写生,并且用得很“贴”。
只有了解了学峰的即景写生,才能完整地读懂学峰,读懂他的大创作。他的海滨风景写生与他的大创作《蒙古吉祥》相比,没有那样的华丽,却同样是来自凝重的学峰,是另一个侧面的学峰画作。
——艺术家 毛本华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